中国计量网 http://www.chinajl.com.cn/
凯发官网登录
计量资讯速递
您当前的位置: 凯发官网登录 > 文化 >

建立中国计量科学博物馆的必要性和设想-凯发官网登录

发布时间:2020-03-09 作者: 来源: 浏览:8230

    我国有着悠久的计量历史,但现在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专门从事收藏、保存、研究、陈列和展示我国计量发展见证物的博物馆。建立中国计量科学博物馆,是计量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计量文物丰富,制造技术精良。随着计量史的研究日趋成熟;区域性计量陈列室的出现,我们已具备了建立计量科学博物馆的条件。建立中国计量科学博物馆不仅有利于丰富全国博物馆资源,也有利于推动计量行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全民计量意识,使得计量在推动科技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建立中国计量科学博物馆的必要性

    (一)历史沿革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活动。在任何社会形态,计量都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计量是人类认知的基础,是伴随着社会进步,生产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一般认为,人类最初对自然界的测量,是以人体某些部位为自然物标准的。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社会对计量单位制的稳定和统一逐渐提出要求,因为这关系到经济活动和政权实施的正常进行。因此,古代的统治者都以法令的形式颁布度量衡标准器以及度量衡制度,并严格执行,以此保证正常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秩序。因此,历史文献《尚书》、《礼记》和《论语》中都有以统一“度量衡”治理天下的记载,考古发现中也存在大量的与计量有关的材料。秦始皇在统一六国时,也把统一度量衡作为重要的政治举措。关于计量的文物,比如商代骨尺、牙尺,战国·楚木衡铜环权,东周铜尺,商鞅铜方升,秦权秦量,新莽铜嘉量等以及各种测量器具,数量繁多。
    随着工业生产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旧有的度量衡制度与度量衡器具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社会迫切要求建立一套新的、科学的单位体系和高度稳定的计量基准、标准。1791年,法国创立了“米制”,许多国家签署了“米制公约”,又成立了国际计量局,开创了近代计量科学的先河。而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英、法、俄、日等国的度量衡制度入侵,使我国工业、商贸、公共事业和民间使用的度量衡单位制十分混乱。清末,农工商部推出以米制为标准的度量衡乙制。民国二年(1913年)中国派出学者代表团参加了第5届国际权度大会。1928年,南京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权度标准方案》,定米制为中华民国权度之标准制;市用制是与标准制有最简单的比率:以标准尺三分之一为市尺;以一标准升为市升;以标准斤二分之一为市斤。完成了中国度量衡单位制与国际权度制的接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计量工作飞速发展,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技术管理局设立度量衡处,1953年第一机械工业部成立计量检定所,1955年成立国家计量局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各省、市、县都设立了计量检定所。1976年中国参加入国际米制公约。1985年颁布并实施国家计量法,健全了我国的计量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体系。
    当前我国计量科学的研究也已跨入国际先进行列。如何更快更好地把我国厚重的计量发展史和当代计量科学的研究成果收藏、记录下来,使这一珍贵文化遗产能够得到展示、传承与传播,我们认为建立中国计量科学博物馆是当下计量科学领域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
    (二)现实情况
    1.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建立了博物馆
    行业博物馆,指的是从事某一行业的文物标本的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的机构,它用其特有的展示手段,阐述该行业历史发展过程和文化内涵。在全国已注册的3000余座博物馆中,行业博物馆占有相当的比例。北京地区的近150家博物馆中,就有30余家行业博物馆,约占总数的五分之一。上海地区的行业博物馆则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些行业博物馆涉及铁路、航空航天、通信电信、矿务、证券邮票、水利、钱币、汽车等各行各业,而计量行业,作为整个科学技术体系的前沿,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作为现代工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却一直默默奉献、鲜为人知,其中一个原因就由于缺乏全国性的专门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传播计量行业文物标本的机构,而中国计量科学博物馆则应该担此重任。
    2.计量文物的收藏和保存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计量相关的文物不受重视,其价值得不到体现。
    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计量文物,连同考古发掘的计量文物和相关物证,大多分散地藏于国内各家博物馆或文物保护单位中,虽然部分文物在通史或青铜器的展览中出现,还有一些计量文物藏于国外博物馆或个人手中。这些文物都是中国计量发展史上“璀璨的明星”,虽然得到了科学的保护,但由于缺少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的研究,其计量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计量行业本身的文物保护意识也比较淡薄,大多计量单位只注重先进仪器的引进,对陈旧、淘汰下来的计量、测量仪器设备,大多损毁、被处理。我们应该知道今日的器物很可能是明日的文物。
    珍贵的计量文物不受应有重视,这迫切需要一个机构来研究、保护计量文物,并通过展览和社会服务增强大众对计量文物的认知和保护意识,而中国计量科学博物馆理所应当成为这样的一个机构。
    3.现实基础
    (1)我国计量文物丰富精湛
    丘光明女士的《中国历代度量衡考》(科学出版社,1992年)一书,搜集了截至1989年底被收藏的中国历代度量衡器,总计1400多件。经考证、鉴定,其中100多件是度量衡标准器,多数属国家一、二级文物。此外,具有文物价值的近现代计量器具,也有相当的数量。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由于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之中,各民族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测量也千差万别,各民族历代遗存下来的计量文物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如,佤族的量具“快尼”、藏族的衡具“噶嘛”。
    计量文物数量如此之多、类型如此之丰富,这在世界计量史上也是罕见的,这也构成了中国计量科学博物馆的藏品基础。
    (2)计量史研究已趋成熟
    在计量方面,我国不仅有丰富的文物资源,而且关于计量史的研究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准。
    20世纪30年代吴承洛先生的《中国度量衡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是第一个全面、系统考证历代度量衡制度沿革的专著。建国后,《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文物出版社,1981年)、《中国古代度量衡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中国近现代计量史稿》(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当代中国的计量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中国历代度量衡考》(科学出版社,1992年)、《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的权衡度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3年)、《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和《新编简明中国度量衡通史》(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年)等相继出版。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计量》杂志自2002年起,就开设了“计量史话”栏目,刊登了许多计量史方面的最新研究文章。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组编的《计量史话》2010年已由中国计量出版社出版。
    可以说,我国计量史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能为建立中国计量科学博物馆提供理论架构和知识支持。
    (3)出现了一些区域性的计量陈列室
    近年来,天津、山东等省市计量单位利用所藏文物,筹建了计量文物陈列室。2005年,天津市计量院筹建了计量文史室,2010年该文史室被认定为天津市科普教育基地,更名为天津计量博物馆。这是一个区域性的计量专题博物馆,陈列面积200平米,藏品仅400多件,虽说该博物馆规模很小,但却是全国首个以计量为专题的博物馆。该博物馆除了常设展览外,还在每年5月20日世界计量日这一天,开展活动,在天津市内具有一定影响。
    此外,吉林省通化市修正药业集团,筹办了修正展览馆“中国古代度量衡展厅”,主要搜集收藏有古代权器约3000件。2007年,台湾国立科学工艺博物馆举办了“明察秋毫:度量衡特展”,除了展出度量衡文物外,还设置了“测量你自己”体验区,增加与观众的互动。
    这些区域性的计量陈列,是建立一个全国性的计量专题博物馆的前奏,为中国计量科学博物馆的建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三)现实意义
    建立中国计量科学博物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建立中国计量科学博物馆有助于丰富全国博物馆资源。
    《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到:基本形成以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为龙头、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和重点行业博物馆为骨干,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体系,构建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博物馆资源共享平台。中国计量科学博物馆展示计量行业历史和文化,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和现实性,是对行业博物馆内容的补充,使全国博物馆资源更加丰富。
    第二,建立中国计量科学博物馆有助于推动中国计量行业的发展。
    中国计量科学博物馆是展示中国计量发展史、弘扬计量行业先进精神的机构,不仅是计量行业内部交流的平台,也是该行业对外交流的窗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中国计量行业的发展。
    第三,建立中国计量科学博物馆有助于普及计量知识,提高全社会的计量意识,使计量在推动科技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建设中国计量科学博物馆,不仅是十分必要,而且是可行的。
    

二、建立中国计量科学博物馆的设想

    中国计量科学博物馆应该是搜集、保藏、研究、陈列和传播中国计量发展史和西方计量发展史见证物的非营利性永久机构。其宗旨应该是立足计量文化,普及计量知识,促进计量科学的发展。
    中国计量科学博物馆首先要向社会展出的即是“中国计量通史”,可以分为“中国古代计量史”、“中国近代计量史”和“现代中国计量科学研究和计量管理”三大部分。通过这一展览,使观众系统地了解我国计量的起源、发展以及中华民族在观察和改造大自然过程中创造的各种计量器具,了解历代计量管理制度和计量单位的变迁。
    中国计量科学博物馆还应该设置“西方计量通史”展,向公众介绍西方国家的计量史。这一展览应该包括“西方古代计量史”、“西方近代计量史”和“西方现代计量科学研究”三部分。
    此外,计量科学博物馆也是普及计量知识的重要场所,还应分设“计量科普陈列馆”,展示计量和个人及人类的密切关系。为了让观众更全面地了解当代计量,还应该设立“现代计量科学陈列馆”,由“人体生物学计量展”、“长度计量展”、“热工计量展”、“力学计量展”、“电磁计量展”、“时间频率计量展”、“光学计量展”、“无线电计量展”、“电离辐射计量展”、“航空计量展”、“航天计量展”、“农业计量展”、“工业计量展”、“影视计量展”、“一个家庭计量展”、“军事计量展”和“地质灾害计量展”等17个部分组成。
    除了必要的展览场馆外,博物馆还要设有图书馆、影视中心、标本室以及长期对外开放的计量实验室。当然,筹备中国计量科学博物馆绝非易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和严谨科学的筹备安排。
    中国计量科学博物馆的建立,作为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以计量为专题的行业博物馆,具有其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它是一部立体的计量史、实物的计量百科全书,是我国计量文化的殿堂。它不仅要展览悠久灿烂的计量文化发展史,同时又要展示当代计量检测行业的时代特征和计量工作者的精神面貌。中国计量科学博物馆要将“记录历史”、“见证发展”、“表现时代”、“服务社会”和“弘扬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融汇古今,继往开来。
北京世纪欧亚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博物馆学研究中心  善振  隆华  王东

本文刊发于《中国计量》杂志2011年第11期。
《中国计量》杂志社官方唯一论文接收邮箱:chinametrology@263.net
分享到:
通知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公告 征订通知 征订通知
会员注册
已有账号,
会员登陆
完善信息
找回密码
网站地图